谱写“三农”新篇章,讲好粮食“宁故事”

粮食安全是关乎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问题,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、没有软肋的国家,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。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。

“大数据”管粮 粮食购销储备监管信息化体系初步建成

2月27日,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,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成粮食购销和储备数字化监管体系,实现了政策性粮食监管信息化全覆盖、监管信息化系统“一盘棋”、人机协同“大数据”管粮,推动粮食监管迈入了网络化、智能化新阶段。

省市商联会到南京市粮食经济学会(行业协会)走访调研共谋行业发展新篇章

2024年4月11日上午,省商联会会长潘宪生、市商联会会长傅敦汛、杜康酒业南京公司总经理张留成等一行,莅临南京市粮食经济学会(行业协会)进行走访调研。学会会长徐震中、协会会长梅勤热情接待,并举行了一场富有成效的座谈会。

南京市多措并举,扎实推进夏粮收购各项准备工作

为确保今年夏粮收购顺利进行,市发改委(粮食和物资储备局)提早谋划、科学研判,备战夏粮收购确保颗粒归仓。

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3年工作纪实

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3年工作纪实

父辈的旗帜

父亲是一名基层粮站的仓储保管员。那年月,粮站的父辈们时常把“宁流千滴汗,不损一粒粮”的口号挂在嘴边。后来发现,父辈们喊出的不仅是一句口号,而是对粮食的敬畏,是用生命的呵护。再后来,粮站的父辈们都相继离世了。但他们储粮爱粮的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,却为我们粮食人树起了一面永恒的旗帜。

一棵水稻的风流

我至今仍记得那天,我顶着一朵细白的小花帽,穿着黄褐色的衣衫在一只粗大的手掌里欢舞,兴致所至,我一头滚落到柔软的土壤里,从此我便与一个叫做“田野”的家伙同床共枕。这段朝夕相处的时光长达四个月之久。

生在鱼米之乡却“爱粮如命”的余家湾人

余家湾,旧时是滁河水系的一道水湾。后来,在水湾外口筑了堤,才成为今天小圩的模样。在它的周围,有大桥乡的四大圩口:自东向西依次数来是北城圩,刘康圩,联合圩和三合圩。这四大圩口,均为传统的鱼米之乡。由于自然条件优越,所产稻米,向负美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