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市粮食经济学会、南京市粮食行业协会召开专家座谈会聚焦行业标准、技能培训

4月 16, 2025

元月15日下午,南京市粮食经济学会、南京市粮食行业协会召开顾问专家座谈会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新农学院院长季国军、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曹宝明、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院长赵霞、副院长易小兰、南京财经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教授袁建、副教授万忠民,六合区人大环资城建委主任一级调研员陈学军等参加座谈交流。

南京市粮食经济学会会长徐震中,代表两会回顾总结了去年的主要工作,明确了2025年思路、目标和措施。南京市粮食行业协会会长梅勤认为,在目前大环境较为困难的形势下,不依靠政府支持,以两会自身努力,怎样把事做好,如何多为会员企业服务?希望到会的专家顾问,提供好的思路、建议和创新举措。

参会的专家顾问,对两会去年以来的工作和今年的思路目标措施,给予了较高评价,认为两会工作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,规范化运作和管理,一系列活动有声有色、丰富多彩,取得的成果、成效来之不易。针对2025工作,曹宝明主任建议要立足国家粮食安全需求,地方发展需求、会员企业和社会大众的需求,求真务实,虚实结合,狠抓重点,把粮食和食物关键企业融入两会,发挥传统粮食行业作用,充分了解会员企业本需求,准确提供政策支持和信息服务,让关键会员企业发挥积极作用,取得突出成效。赵霞院长提出,两会要针对大环境中的难题,会员发展要契合南京在长三角的地位,引入外省粮食、食物企业,打通南京市场的营销渠道,为我市粮食安全,应急保供提供支撑。针对突发情况下的应急粮油储备,要争取扩大储备规模,为会员企业增加业务量。同时,强化行业技能等级培训教育,调研挖掘课程设置,在产学研,提升技能水平等方面提供支持,努力为南京粮食和食物行业的会员企业做好服务。季国军院长表示,聚焦全省十大产业集群,加强与江苏省农业绿色研究会的合作,在粮食生产全流程绿色发展、品牌创建等方面提供协作和支持。袁建教授认为,南京中小型粮食加工企业,在品牌建设、质量管控、产品宣传等方面意识较为淡薄,质量检验流于形式,企业质量标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,品牌系列标准要不断完善。两会要充分发挥平台作用,强化与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,加强会员企业质检人员、技能人员,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,从而带动企业整体技能的提升。易小兰副院长认为,新形势下应急保供工作十分重要,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下,如何确保不断供、不断档、不脱销,建议两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,立足“大食物

观”,紧扣政策、市场、未来发展三个需求,把新市场、新方法、新思路提供给会员企业,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。在技能培训方面,提出立足权威性,认可性,与薪酬职级挂钩。万忠民副教授建议,要积极争取市人社部门的支持,以技能培训、竞赛相结合的方式,推进粮油仓储、质检人员初中高职称的评定工作。陈学军主任建议,两会工作要从生产端到市场端全流程跟进,品牌推介向外省粮食主销区延伸,关注500亩以下有品牌的粮食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。

座谈会上,大家畅所欲言,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,为两会2025年工作指明了方向,提供了智力支持。 (南粮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