粮食文化

苏米芬芳

民以食为天,无论生活节奏多快,好吃菜肴多可口,一碗米饭终究是饮食中的中流砥柱,人是铁饭是钢,一餐不吃饿得慌。无论是白领还是打工者,老人还是正在长身体的孩子,对把米饭的需求都是同样的,一碗好吃的米饭,不只是能安抚饥肠,更是让人增加打拼的资本和勇气,在果腹时,能吃出幸福的味道,那是对生活获得感、幸福感的原动力

粮食组歌

粮食组歌

我爱“老山兰”

我家的那盆兰草花,静静地立在小花园一角,任岁月流转,它始终陪伴着我。每一片绿叶,都承载着我无尽的思念;每一朵粉红的花朵,都唤醒我深藏的回忆。

小镇机米厂

小镇机米厂在镇上邮电局东山墙下,古马干河北岸。镇子小,人口少,机米厂也就上不了规模,仅一座三四十平方米的平房,青砖隔成一大一小两间。说它是个厂子,都有些抬举它了。然而,就这样一幢小屋子,却不辱使命日夜供养着小镇上的百姓。

粮食现代诗两首

车轮深情地吻过大地 辙痕在肥绿草地蔓延 整个大地都在旋转,为村庄灌制丰收的唱片 飞鸟来这里结庐,像远道而来的麦客

天地“粮”心

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清晨,滁河湾的王家奶奶要去粮站卖粮,粮食不多,两口袋50来斤稻谷。粮站不远,也就3公里路程,但她却从日出走到了日落。

外婆的米汤

外婆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庄稼人,她性情温和,沉默且克制,偶尔她会抿嘴微笑,笑容如穿过饱满稻穗缝隙的阳光,朴实且纯粹。

半碗米饭

那天午餐时,我盛了半碗米饭,却吃得格外慢,用心咀嚼每一颗饭粒,细细地品味二老亲手种植的稻子加工而成的米饭,体会其中的辛劳、不易与收获。那晶莹剔透的米粒,越嚼越有劲道,越品越香越余味无穷——那是老人家用勤劳的双手、辛勤的汗水经过无数个日夜,经过无数道工序才呈现在餐桌上的米饭,我咀嚼出“一丝一缕当思物力维艰,一粥一饭当时来之不易”这经典名句的真正意义。